什么叫双赢
双赢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但是它的具体含义,很多人其实并不完全清楚,因此也没有意识到这个简单的词语背后的深刻意义。
让我们首先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假设你和另一个人住在一间两个人的学生或者公司宿舍里。在这个宿舍的卫生打扫工作上,你们两个人面临着四种情况。
A、你不用打扫,对方打扫
B、两个人一起打扫
C、两个人都不打扫
D、你自己打扫,对方不用打扫
就个人来说,在宿舍卫生打扫这件事上,收益显然来自于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为此需要付出的则是打扫卫生的劳动。因此,就个人的收益与付出的合计效果来说的话,显然上述四种情况有如下的关系:
A > B > C > D
其中,A,你自己不用打扫,对方帮忙全部搞定,显然是绝大部分人所向往的一个结果。而D,你自己包干,对方什么也不用干,也显然是所有人不想看到的一个结果。
为了更好的显示出ABCD四种情况之间的效果对比,我们把它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分数越高表示对于你来说收益越大,你越满意:
A(自己不扫,别人扫): 3
B(两人一起打扫): 1
C(两人都不扫): -1
D(自己扫,对方不扫): -3
这样我们把四种情况的打分可以整理成为一个表格就可以看得更清晰一些:
表一 |
对方 |
||
不打扫 |
打扫 |
||
自己 |
不打扫 |
-1 |
3 |
打扫 |
-3 |
1 |
现在我们开始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对方也是人,他也是你这么想的。所以,对于对方来说,他的收益表格,和你的一模一样!从他的角度来说,他的表格做出来是这个样子的:
表二 |
对方 |
||
不打扫 |
打扫 |
||
自己 |
不打扫 |
-1 |
-3 |
打扫 |
3 |
1 |
注意,上面这个表格的分数是对于对方而言的。例如,看右上角的分数,即你自己不打扫,对方打扫,对于对方来说,是 -3 的最差结果。
然后,我们把两个表格合并在一起来看一下:
表三 |
对方 |
||
不打扫 |
打扫 |
||
自己 |
不打扫 |
-1/-1 |
3/-3 |
打扫 |
-3/3 |
1/1 |
这个表格,大家可以在心里检查一遍,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斜杠“/”左边的数字是对于你自己来说的(收益)分数,右边的数字是对于对方来说的(收益)分数。
从这个表格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简单的结论:
1、如果我们选择“不打扫”,你的收益总是要好过或等于对方(不比对方差);
2、如果我们选择“打扫”,你的收益总是要差于或等于对方(不比对方好)。
现在你就完全理解了,为什么你总是不想打扫宿舍的公共区域的卫生,因为,从你的收益角度出发,这是你的最佳选择。
但是,别忘了,对方也是你这么想的。所以,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许许多多的宿舍里,大家的一致选择是都不打扫,即上述表格中的左上角的选择:
“-1/-1”
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观察下,上面的表格的四种情况,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把上面每一格的数字相加求和,也就是说,算出自己和对方的总收益,看看结果如何。
表四 |
对方 |
||
不打扫 |
打扫 |
||
自己 |
不打扫 |
-2 |
0 |
打扫 |
0 |
2 |
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我们给上面四个格子里的情况来起个名字:
表五 |
对方 |
||
不打扫 |
打扫 |
||
自己 |
不打扫 |
双输 |
零和(0) |
打扫 |
零和(0) |
双赢(2) |
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什么叫双赢。显然,双赢意味着:
我和对方都选择了一个,对于个人而言并不是最理性选择的一个结果,然而,这个共同作出的选择,却使我们两人得到了合计最佳的结果。
怎样才能双赢,从得分表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必须要两人都选择打扫。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动摇我选择打扫的决心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对方是否打扫。如果他也打扫,当然,这就是双赢的结局。而如果他不打扫,就变成了我一个人输(-3/3)的局面。所以说,双赢的局面,绝不如说起来那样,来的那么轻松,那么自然,那么美好。因为双赢的旁边,就是自己全输,别人全收的隐患。但也这因为此,双赢的结果,才那样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去不断挑战。
要想双赢,至少有两点需要做到:
1、沟通,要达成做出共同选择的协议
2、信任,及守信(让失信者付出代价)
最后以一句话让我们共勉:只有我们懂得了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获得它。
(课后作业:举出三个双赢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