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丰田式生产性改善

1、什么是生产性

“生产性”,中文对应的词应该为“生产率”。因为这里主要讲的是制造工厂的生产性,所以,这里的“生产性”其实特指的是“劳动生产率”。

“生产率”的概念很简单,就是产出/投入的比例,也可简称为产出投入比

而“劳动生产率”则表示产出的产品与投入的劳动力的数量(通常以工时来统计)的比例。

这个数字显然越高越好。通俗的理解,所谓搞好生产性就是用更少的人能够干出更多的活来。
2、丰田式生产性改善

丰田式生产性改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项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活动。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几个特点。

(1)以“能率”为核心的改善机制

丰田的改善理论当中,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元素。那就是“理想状态”。丰田的所有改善活动都是基于一个理想状态来进行,所谓改善,就是缩小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这个角度上说,“劳动生产率”并不是一个好的指标。因为单独讲“越高越好”,显然就模糊甚至可以说取消了理想的状态。

因此,丰田提出了能率的概念。能率的计算建立在“理论生产时间”的基础上。而理论生产时间,指的是生产一个产品,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工艺,理论上需要的作业时间。这个理论作业时间,丰田称之为“基准工时”。

在丰田的改善理论当中,另一个特征鲜明的元素是“需求”,“一切从需求出发”是大野耐一的原话。所以,制造产品所需要的理论时间就等于,

制品时间=产品需求数(不是实际产量也不是计划产量)x 基准工时 

能率=制品时间 / 实际作业时间 x 100% 

因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浪费,所以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的实际作业时间必然会大于这个制品时间,也就是说,能率< 100%。能率的理想状态是 1,也就是 100%。

继续阅读什么是丰田式生产性改善

丰田生产方式(TPS)没有学不会,只有没学对(TPS入门)

丰田生产方式(TPS)入门

1、丰田的基本思考方法

  • 1-1、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叫做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 1-2、丰田生产方式是实现生产的理想状态的手段

2、丰田生产的理想状态

  • 2-1、利润=售价-成本
  • 2-2、售价由市场决定,成本的控制是确保利润的关键
  • 2-3、成本的控制通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浪费来实现
  • 2-4、丰田生产的理想状态是实现零浪费的生产

3、发现问题的方法——消除系统冗余

  • 3-1、现实中生产的过程(现实状态)存在大量的浪费
  • 3-2、具体说来,浪费分为7大类(7大浪费)
  • 3-3、要消除浪费,首先要找到浪费,也就是发现问题
  • 3-4、发现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一是消除系统冗余(Just in Time
  • 3-5、发现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二是使系统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被我们发现(自働化)

继续阅读丰田生产方式(TPS)没有学不会,只有没学对(TPS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