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与过程
要结果还是要过程,这是管理上的一个常见话题。
偶尔在耳边我们会听到类似这样的一句话:老板要的是结果,他不在乎过程。
我们可以看个实例。
现在有一家路边早餐店的老板,姓刘,请了个老张来打理。刘老板年初对张经理说:
“老张,去年我们店搞了十五万,今年你给我赚到二十万,就算完成任务!”
这个刘老板,你们觉得怎么样?是不是要给他鼓掌?说他懂得抓大,懂得放权?
时间过得很快,张经理经过一年的努力,年终时达成了目标,二十万利润交到了刘老板手中。此时的刘老板应不应该满意?
我们通常用结果KPI来衡量最终目标的达成情况,例如利润率,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为了实现这些结果KPI,我们会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来达成这一目标。这一系列工作(或者说活动),就是过程。
当我们确认我们的工作时,我们到底应该关注什么呢?
再看我们这个早餐店。
让我们设想下,如果知道这一年二十万利润达成的原因是下面这些:
- 周边因为上了两个临时工程项目,农民工突增
- 隔壁一家竞争对手因夫妻吵架关门大吉
- 张经理自带私有秘方大受顾客欢迎
- 张经理还欠了面粉店2万货款年后再打
- ……
我想这个时候,刘老板的笑容恐怕就没有那么自然了。
所有的老板想要的都是结果,这点是没错的,但这句话的最正确表达应该是:
一个称职的老板真正想要的持续达成结果。
决定一个组织是否能够持续达成结果的是什么?
是为达成结果所需要做的一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能力,这个我们可以称之为组织的真正的实力。
有人说,只谈过程不谈结果就是耍流氓,在我看来,这句话说反了。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更有可能耍流氓。大众汽车就耍了一出很精彩的给我们看,并且这戏到现在还没有落幕。
不说大众这种巨人级企业,就一般的组织运营来说,因为只关注结果,导致工作偏离既定经营理念、方针的情况比比皆是,弄虚作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眼里只看到了结果KPI,却忽略了为实现结果KPI所需要的过程(KPI)。
所以我们在衡量我们的工作时,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做出了什么结果,而是我们如何做到的?
只关注结果KPI,还会导致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通常来说,我们的工作是这样组织的:
一个主KPI的达成往往是多个部门分工合作的成果。主KPI通常会选择放在某一个部门作为主责部门。如果我们过度的关注主KPI而忽略各部门活动的KPI,很可能就会因为看不到各个部门的工作的过程,而无视了一些部门的实力,以及忽略掉一些部门的问题(短板),而这两点都会对我们持续达成目标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
要结果还是要过程?最后让我们记住这句话:
结果只能说明过去,过程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