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丰田正在全司推行的“自工序完结”活动的整体思路
职场中常见的六种上司苦瓜脸
例如,工作中发生的下面这样的事。
1、“把这个总结一下。”上司拜托部下做个文档。
“是!知道了!”
但是,看到做好的文档,上司脸色不太好。
上司:“不对,这是要拿去和客户商量的东西,这种到处是司内专用词汇的文档好像……”(心想:早说清就好了)
部下:“那我重新做一下吧”
(心想:你早说啊)
部下拼命干了,但是却没有得到上司好的评价。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那恐怕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吧。
——————————————————————————————-
为什么要总结这份文档,“目的”没有实现共享
——————————————————————————————-
还有类似这样的事情:
2、“我要和部长商量下,你帮我把这个数据汇总下吧”,上司拜托部下。
“是!知道了!”(好!加油汇总去!部下心想。)
做完后,上司的脸色凝重。
上司:“不对……不用搞的这么细”(心想:而且还交的这么晚,本来粗略做下就可以的。)
部下:“弄那么简单就好了啊……”(心想:搞什么!)
再一次,部下拼命干活,却最终听到的是上司遗憾的声音。
怎么回事?恐怕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
——————————————————————————————-
要总结成什么样的资料,“完成后的整体性要求”没有实现共享
——————————————————————————————
还有其它的例子。
3、“这个今天可以搞完吧,去干吧!”上司对部下安排道。
“是!知道了!”
结果,上司傍晚时面带愠色。
上司:“还没搞完?快点啊。只剩一个小时了。”(心想:唉,早知道把做法也教给他就好了。)
部下:“是,我尽快。”(心想:一开始把做法确认下就好了……)
上司当初觉得放任也可以安心,部下也觉得可以搞定。结果变成了这样。恐怕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
——————————————————————————————-
资料要怎么样做,具体的“制作顺序”没有实现共享
——————————————————————————————
这样的例子还有。
4、“这次的活动企划没问题吧,拜托你了啊”上司说道。
“和上次活动内容一样的搞法,我觉得没问题”
结果等到活动即将开始前,部下反映:“活动会场用不了了”。上司大怒。
上司:“会场租借难道就没有个书面合同吗?”
部下:“只是电话预订了”
谈好的事当然要落到书面上去,结果没做。上司因此非常失望。是因为下面这个原则搞忘记了吧:
——————————————————————————————-
各项工作中,怎样的状态才叫没问题,没有实现共享
——————————————————————————————
再举一个例子吧。
5、部下对上司说:“我想按照这个方案去做”。
但是,上司看着提交上来的资料满脸不满。
上司:“A和B的信息你掌握了,但是关于C的信息你没考虑吗?”
部下:“啊!C的信息漏掉了。我马上去修改……”
做了改、改了做、上司、部下都累。干劲就这么没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
工作的必要信息,没有把握全面,存在疏漏
——————————————————————————————
这样的案例还有。
6、“按照你前任留下来的制作顺序把这个资料做下吧”,上司说道。
“是!知道了!”
结果,上司满脸怒色。
原来部下觉得资料作成不需要用原来那么复杂的方法,改成了一种不同的更有效率的做法。
上司:“你看!客户骂过来了!说和以往不同。”(心想:早知道理由说清楚就好了)
部下:“实在是对不起”(心想:先确认下就好了)
有自己判断就可以的东西,也有必须要遵行的东西,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必须要牢记。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下面的这点原因:
———————————————————————————————————
工作顺序和规则,有它的一个“理由”,结果却自己随意作出了判断
——————————————————————————————————–
最基本的一些东西,职场中并没有做到
举了6个例子。每一个当中,部下都在拼命努力的工作。但是,都没有得到上司的正面评价。理由,我总结为6个。
1、为什么要总结这份文档,“目的”没有实现共享。
2、要总结成什么样的资料,“完成后的整体性要求”没有实现共享。
3、资料要怎么样做,具体的“制作顺序”没有实现共享。
4、各项工作中,怎样的状态才叫没问题,没有实现共享。
5、工作的必要信息,没有把握全面,存在疏漏
6、工作顺序和规则,有它的一个“理由”,结果却自己随意作出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