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的“精气神”学问

用人的“精气神”学问

传习录中,王阳明回答学生何谓仙家元气、元神、元精时,说道:“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

先生之言,微言大义。这三点深深切合了我最近在思考的用人的三个基本原则。

先生说:“流行为气”。这是用人的第一原则,人才应该顺畅流动。

人才不仅应该能顺畅流动,而且必须要顺畅流动。从一个小的团队,到一个企业,再到整个社会,人才都应该处于一个通畅的上升通道当中。上升通道一关闭,整个组织就会成为一滩死水。组织需要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将组织的持续性发展和人自身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企业用人时的优胜劣汰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应该能够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发展找到适合自身的位置。社会、企业、团队也应该为人的发展去设计这样的位置。即便是终身雇佣制的企业,人才依然可以也应该在部门间流动。部门间不能流动的也应该岗位之间的流动。岗位也不能流动的,至少应该在业务课题上有持续的发展。

这种流动就是组织中的气,气不通则百病生。

第二句“凝聚为精”则道出了用人的第二要务 —— 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国家需要统一的价值观和政治哲学,企业需要统一的使命、战略与理念,团队需要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目标与行动方式。只有通过统一思想凝聚了的人才队伍,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实践中,我们对关键人才采取的办法是寻找契合统一思想的人才,而不是去培养(改变)人的理念。对于一般人才则是改变人的思想使之与组织统一。改造人的思想是最难的,但是成效也是最大的。

心的凝聚就是用人的精髓所在,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

“妙用为神”则是讲出了用人神乎其神的境界在于一个“妙”字,也就是人尽其才的意思。只要是人,则有其价值,妙处在于如何使用。人乃自然界最神奇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其不同之处。人的潜能亦无限存在。这些都决定了团队的领导者必然是一位人性大师。识得人,才能谈得上用得人。一个人在此处为人不齿碌碌无为,可能在彼处则是百里出一得心应手。

人之神,神在得以妙用。要是姜子牙钓鱼到老,恐怕也只是个孤舟蓑笠翁而已。

以上就是用人的“精气神”的学问,阳明先生解释“精气神”时本意恐非用人之说。但思之愈深,于理愈契。正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而已。